陈国,应国的使臣,又暗中去散播消息,也就是这样的院落,匹配不上秦王的功业,没有宝物彰显秦王的威仪,没有美人歌舞,礼乐之器,来彰显秦王的从容。
实在是遗憾,大大的遗憾。
一时间,连连得胜的麒麟军的军心,天策府的局势,也隐隐得有些许的晃动,轻浮起来了,这亦是人之常情,只李观一得到这样的消息之后,却只是道:
“在战场上不是我们的对手。”
“如今选择这样的方法吗?打算用金银和美人来腐蚀我等?”
文灵均道:“已有许多将士,觉得他们说的也有道理,学宫当中的学子,官员们,也觉得您应该要在封王典仪之上,展露自己的威荣,应该要符合古往今来的规程。”
李观一道:“……原来如此。”
他起身,握着腰间的剑器,道:“新的世家,终于还是开始冒头了。”
文灵均感觉到了一丝丝的烈烈之气。
李观一道:“有胜利,就会有躁动之心,有躁动之心,就会被人撩拨,古今未来,多少英雄,就是在这一关倒下去的,我们不能重蹈覆辙。”
“有劳令君,告诉樊庆,他之前说的事情,应该要提上日程了。”
“不过,那事毕竟急不得,不日即是封王典仪。”
李观一双眸神光内蕴。
体内九州鼎上,隐隐有流光。
李观一已经明白了,九州鼎是社稷之器,越是威仪的肃穆典仪,就越发能引动气运,引动九州鼎,按照那些古老威仪的方式,去进行封王典仪,定然也可以让九州鼎积蓄气运。
但是,李观一这一次,不打算顺着这样的大势走了。
俗世洪流,总要站得住脚步,立得住心。
他握着剑,缓声道:
“吾当为诸位,扫平这一缕燥气。”
“重新铸心。”
李观一没有注意到,在他未曾打算顺着九州鼎可能会复苏的势头去做的时候,九州鼎上的流光缓缓内蕴,却未曾消失,反倒是越发沉沉下去,似乎孕育着什么。
整个江南第十八州,竟隐隐有如当日那陈国大祭一般,汇聚了全天下不同势力,不同体系的人,陈国,应国,西域,西南,江湖,朝堂,中州,甚至于还有突厥。
上一次这般事情,李观一是漩涡边缘之一人。
而今,他就是引动这天下漩涡的源头。
来者,或为恭贺,或为功名,或为了富贵,或者为了腐蚀这年轻君王的雄心壮志,耗尽那一口烈烈的英雄气,而在这样诸多势力的注视之下。
封王典仪。
开启。
第5章 王从何处来
封王典仪前一日。
南翰文踱步走过了江南十八州州城的土地,这一个曾经遭遇过许多战火的土地,在不过是四五年的时间,就已经快要彻底让人认不出来了。
道路宽阔,新修了许多的建筑,有公办的学塾,走过的时候,能听到稚嫩的朗朗读书声音,百姓的脸上虽然情绪各异,但是大体放松。
河流旁边的青石板上,有孩子们玩闹奔跑过去。
只是这些的话,和陈国,应国两国都有类似。
细微处,却有不一样的地方。
百姓关心国事。
每过十日可以吃到肉食,餐饭可以吃饱,税收不高,商业极发达,街道规划很是自然,道路上很少遇到身穿绫罗绸缎,气宇轩扬的世家子弟。
在公立私塾的对面,是摩天宗武馆的演武场。
这数年推行的政策。
自六岁开始蒙学,兼学文武,识字,术数,并且前往摩天宗中,学习天策府第三套引导气功,同时,在六岁到十五岁之间,天策府会提供给基础的肉食,而只需要很少的银钱学费。
其中的花销是很大的。
行气散是一位叫做侯中玉的术士遗留下的残篇。
听闻是侯中玉的老师,一位温柔的术士此生渴求之物,希望将吐纳养生之术普及天下,令天下人寿长,而非让一个人长生不死。
侯中玉虽在年轻的时候杀死了自己的师父。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他始终留下了老师的信笺和传承。
便是死后,也被李观一所得。
而后经过麒麟军的军医改良后的版本。
虽然口味稍微有一点点的刺激,但是药力效果却足够,劲儿大,管饱,用来刺激气脉,在数年修行之后产生内气是足够的。
而支撑这种普及式教育的金银,则是曾经在整个江南都极为势大的各大世家,文鹤先生曾经感谢了这大小数十个世家的无私奉献,为了天下大势而不惜付出世家的代价。
说得情绪涌动,更是落下泪来。
同时,天策府下辖的各大府衙对天下广开门路。
逐步废除了之前的举荐制度。
这一个个,都让南翰文有些心惊肉跳。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