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太平令 第759节(1 / 3)

秦武侯虎踞西域,顺水路而下吞噬天下的话,那么位于陈国防线边缘,本来作为驻守一地的岳家军兵团,恐怕就摇摇欲坠了。

若是岳家军重归岳鹏武。

岳鹏武归于麒麟军。

那几乎就是把陈国给砍下一条胳膊了。

而李观一大势汹涌。

即便是在城池之内,鲁有先仍旧穿着一身的重甲,巍峨站在那里,他只是四十余岁,但是就这西域两年时间,鬓角竟然已经有了些微的白发。

他抿了抿唇,死死盯着镇西雄城。

扼守李观一崛起的大势,这里,不能够失守,一旦失守,其踏西南,夺水路,归江南,岳鹏武归来,岳家军兵团十余万人重新归于岳鹏武麾下。

鲁有先有一种自己正在面对着波涛汹涌的浪潮之感,这大势汹涌,在青史之上也有记载,往往都是一个时代的霸主即将要崛起的迹象。

时来天地皆同力。

而自己,就是挡在这一股天地同力之前,螳臂当车之人。

可即便如此,这肃穆的名将脸上仍旧不动声色。

只是将自己的担忧全部写下来,然后以密信,借助异兽之力传递到了陈国都城,希望能够尽可能限制在应对应国的前线边疆的岳家军,至少要小心。

“天下汹涌,而我陈国疲敝,末将鲁有先当竭尽全力,拦住秦武侯兵锋,若可以得数月之间隙,则我陈国可复元气,可斩秦武侯大势。”

“愿陛下广开言路,知人善任,勿因奸佞,横生枝节。”

“天下英才诸多,非李观一一人,而陈国之大,地方万里,非只因狼王陈辅弼一人的韬略而兴盛,因狼王一人之陨而衰敝。”

“愿陛下忍数月之屈,末将当使国家转危为安。”

陈鼎业收到了奏折之后,先派使臣前往应国,这一日,陈国和应国忽然都颁布了新的政令,并且表示和陈国重新修复关系,开放互商。

应国在各方边疆都放松对陈国的戒备。

而对于岳家军军团负责的那一部分,则是加强了军备。

而陈国则调遣军队前往镇西雄关,支援鲁有先。

率军之人,正是夜重道,周仙平,并有在北地战场之上崭露头角的战将韩思远,拓拔阳,支援镇西城,陈国和应国都有人看出来了李观一的大势。

这两个中原大国都意识到。

自己想要休养生息,恢复元气。

就不能让李观一也休养生息。

这一帮年轻的势力如果也休养生息的话,怕是陈国和应国半夜都要睡不好觉了。

而天下明智之士,都看出来,月余前还打生打死的陈国和应国,竟然因为西域的秦武侯而再度缔结了合约,应国收敛兵锋和戒备,发展农业经济,牵制岳家军。

而陈国则是空出手来,全力支援前线的鲁有先。

本来平静下来的波涛,再度因为一个人而搅动起来了,而破军先生负责接过文鹤先生的计策,拂去其中过于狠厉,过于有伤天和的部分。

他伸出手指,道:“主公勿忧,吾有三策。”

破军的军略大势,更为堂堂正正。

堂皇正大。

第一部分,围而不攻,只是兵戈齐盛,给镇西关雄城之内带来巨大压迫,更遣后面部队,每日抵达之后,于夜间人噤声,马衔枚,折返数十里外,蛰伏等待。

第二日的时候,则是金鼓齐鸣,旌旗鼓荡,绵延十数里而来,马蹄声,战鼓声,刀剑声不绝于耳,在城中往外去看,则如同这西域联军,每日鼓噪,不断有后续兵马前来。

按着这每日来的数目,一日来数万人。

第二日还是数万人。

每日的战旗各有不同。

第一天的时候,这些镇西雄关的兵士们还可以轻松下来,觉得有此雄城,水泼不进,再加上陛下已派遣后续的支援抵达,这一次应该是稳着的。

第二日的时候,他们的笑容就有些难以维持住。

在第五日的时候,看着那绵延而来的军势,没有人还能笑出来了,哪怕是平素最爱开玩笑的人,现在也是瞳孔剧震,脸色发白,有点胆颤。

照着这样局势。

恐怕最后会直接在这镇西雄关之外,积蓄百万大军。

同时破军对敌军的军心有一连套的计策准备。

每日极规律的增加行军灶的覆盖面积,一开始是十余里内外有炊烟升起,每日往外面扩散,时日之后,已经是二十余里范围隐隐约约都可以看到旌旗,看到行军灶炊烟。

直接就是百万大军级别的威势,任由谁人见到这一幅画面,也都能感觉到秦武侯不顾一切,一定要死磕了这该死的西域雄城的架势。

只是登上城墙往外看着,就让胆子小的人腿脚都打颤了。

与此同时,之前文鹤渗透入内的商人们开始传播消息。

其中宣扬的却不是李观一多强多强。

而是按照文鹤之前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