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清末的法师 第316节(1 / 2)

“赵,我今天就能弄好,明天就可以放映。保证能让观影者看的无法自拔。”

“行,我就是来看看进度。你继续,我就不打扰你了。”

走出剪辑室,崔凤华带着几个人,抱着厚厚的报纸匆匆而来。

“赵队长,你要的报纸刊印好了,都在这里。”

说着,他将报纸堆放在马扎上。

赵传薪捡起一份看了看。

这份报纸很有意思,说是报纸,不如说是宣传单。

上面没有别的内容,只有日本人如何虐待和屠杀朝鲜百姓的故事。

文字,先用汉字写,然后用谚文。

韩国在历史上,虽然早早就创造了谚文,但官方却一直用汉字。

所以,百姓为了能看懂,能当官,也跟着学习汉字。

前些年,有段时间韩国振兴谚文,后来不了了之。现在上层社会流行的依然是汉字。

但总有人是只认得谚文,不认得汉字的。

所以赵传薪很贴心,将两种文字都写了上去,唯恐有一人看不懂。

报纸上还有照片,有赵传薪的画,无不控诉日本人犹如禽兽的“暴行”。

反正日本人也没少在韩国干一些操蛋的事儿,韩国百姓实际上很抵触日本人的统治。

所以稍微抹黑一下,百姓估计还是很乐意接受的。

今天加更一章

最近换键盘,改作息,也想研究研究,能不能每天多码一章,给点时间努力看看,行的话就3,不行就维持现状。

至少我劳模,不断更的。

第243章 如无人澄清,那我开始传谣了

就好像筱田治策说的那样,赵传薪没有渠道在韩国境内登报。

但他压根也没想那么干。

既然要夺回的是间岛区域,去韩国有个卵用?

当天夜里,赵传薪便带人去间岛区域。

就好像后世拿传单扫楼,赵传薪他们拿着报纸鬼鬼祟祟的挨家挨户门前放。

若是被人发现,那就大大方方的送一份过去。

若你想大嚷大叫?不好意思,那这事儿就大了。

就算你拿去擦屁股糊墙也没关系,质无所谓,反正量必须达标。

今晚上,刘永和也跟着来了。

他小声问:“赵队长,这真的有用吗?”

“拭目以待。”

“那要多久,才能看到结果?”

“这还只是预热,稍后还有更精彩的小电影呢,用不了多久,我就让间岛这里的人都仇视小日本。”

发完了报纸,时间已经很晚了。

赵传薪抬头看天,

有圆圆地月亮,有彩色的星星。

月辉洒下,能看见路旁绿茸茸的柳树稍。

远处,是被深邃夜空包裹住群山的轮廓。

耳畔,能听到图们江江水的哗哗声,和众人脚步踩石子和腿碰了苏子籽儿掉落的窸窣声。

也说不出来这些景物有多出彩,但却让赵传薪觉得心旷神怡。

他生在黑土地,长于黑土地,对这片土地有很深的感情。

他好吃懒做,他口无遮拦,但衣来伸手和嬉笑怒骂并不影响他爱国。

就像树人同志也爱国,也为这个民族发声,可树人同志的生活质量搞不好比赵传薪还高呢。谁能否定树人同志的积极和一腔热血呢?

树人同志还曾说,汉字必须被消灭,不然国之将亡。至少赵传薪没说过这话,不是么?

有时候,赵传薪觉得自己做的一切,都像臆想那般是虚幻的。

另外一些时间,他又觉得只要将这些边角料的臆想,打造的足够结实,足够细致,那臆想也会和现实世界交融。

可能,他做的这些事,在幻想家的眼里,远没有推翻清廷,更甚者是取而代之,不如这些惊心动魄的大事来的精彩。

但赵传薪觉得,他该做的是能把控的事,能看到机理的历史走向,而不是虚妄的体验派,不计后果的胡乱操作一通。

别人觉得他莽,可他自己却并不觉得是这样。

翌日,

间岛区域,当百姓打开房门,看到的就是放在门口,还带着墨臭味的报纸。

新鲜着呢。

普通人家,谁买报纸呀?有那钱,换点酱油,还能拌米饭多吃一碗呢。

但白给的,不要白不要。

有人不识字,但他们会看图看照片。

一个鼻涕娃拿着报纸兴冲冲的回屋,进了父母的房间:“爹娘,你们看,这画的是啥呀?”

他父母光溜溜的裹在被子里,迷糊的睁眼,没好气的说:“这不是报纸么?伱先出去,等会再进来。”

这是条件好的人家,竟然和孩子分屋住。条件差的,男女老少都挤同一房间,拉个帘子便能自成一个小世界。

晚上,只要告诉自己聋了,那就什么古怪声音都听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