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家门外,和小伙伴道一声再见飞奔回家。
「爹,娘,我回来了。
学校要给我们做校服!」
孙家并不富裕。
鹿岗镇的人均收入很高,但也是有穷人的。
孙尚志皱皱眉:「要多少钱?」
孙姚氏嗔怪说:「不管多少钱,既然学校让做那就做呗。」
「你说的倒是轻松,我一天在外面工地上累的要死,家里才把债窟窿堵上,手里能有几个闲钱?」
孙长河见父亲怼母亲,赶忙得意的说:「刘校长说了,校服免费!」
一听免费,两口子十分震惊。
就算用最劣等的布料做的,那也是白得的不是。
「长河,那你告诉老师,校服要做的大一些,不然等你长身体就不能穿了。」
百姓心里自然有算盘。
孙长河更得意了:「春夏冬三套校服,两年换一次,都是给我们量身子定做的。校长不让做的太大,够两年穿就行。」
「啥?三套?两年一换?」
「妈呀,这得多少钱啊?太破费了,小孩子家家的,哪里用穿的那么花花?」
免费得的自然欢喜,但如果太过优待,也会令人心里惴惴不安。
原本赵传薪还想要一年一换,但是现在李光宗已经不是当初事事都听赵传薪的菜鸟了,他会合理安排这些事。
孩子虽然长得快,但稍微做大一些,还有三套换着穿,不至于每年都要换。
饶是如此,孙家两口子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
「当家的,你说咱们治安所就那么有钱?这么多学生,得花老鼻子钱了吧?」
「今天还有人传言日本鬼子要来轰炸鹿岗镇,小鬼子要是来了,我也拿枪上阵!赵队长待我们不薄啊!」
孙长河不甘寂寞:「爹,小鬼子来了,我也上阵!」
「你上个屁上,好好读书,等将来当医生,当老师,当骑警,进保险队!」
一些让女娃子不上学的家长听了直拍大腿。
这好事就这样错过了?
学校有食堂,中午免费管饭。现在又免费给衣服,加起来省不少钱呢。
妻财子禄,穷通寿夭,人生自打张开眼便到处都是大事。
鹿岗镇正一点点把方方面面的福利补全。
第164章 勇闯落日镇
区域性傲气就是这样滋生的。
赵传薪有意无意的在鼓励傲慢。
他每次抬高鹿岗镇的福利,保险队成员的薪资和抚恤标准就会增加。
在清末,武力才是真正可以依仗的东西。
等未来有一天,鹿岗镇的保险队绝对不允许有人比自己武力更强大,决不允许别人比自己优秀,那时候赵传薪觉得自己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可以计划退休生活了。
第三天,株式会社登报。
他们很鸡贼,虽然说明了一些事,但掐头去尾没说全。
比如在《大公报》上:驻东北都督大岛义昌为保护满铁管辖区域,与鹿岗镇保险队发生冲突。目前冲突已经解决,鹿岗镇段满铁约百里范围,由鹿岗镇代为管理。鹿岗镇方承诺将守卫满铁该路段安全事宜。
声明很简短,对他们庶务、警务、财务、土木、电气、卫生、教育以及监狱、法院、税务等机构只字未提,更是没有任何一点关于他们彻头彻尾的殖民地经营方式内容。
赵传薪冷笑的看着这份天津发行的报纸,拿起笔写了一会儿,将纸折好:“干饭,把这个送到李光宗手里。”
干饭将纸叼起,一溜烟跑了。
干饭在鹿岗镇的名气很大,一路畅行来到治安所。
“呦,干饭来了。”
“干饭吃饭了么?”
“干饭胖了。”
对这群穿着制服的白痴,干饭不予理会。
径直跑到李光宗的办公室门前,也不敲门,抬起爪子一扑,门就开了。
将纸往地上一丢,转身跑了。
李光宗捡起还沾着干饭口水的纸哭笑不得。
他知道,这是赵传薪给他传话来了。
拿抹布擦拭掉口水,打开纸条,上面写着:日本人登报了,但这份报纸说的太过隐晦。你发电报给报社,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顺便给我找个跑腿的,太不方便了。
李光宗先是派人去给赵传薪物色跑腿的人,然后开始拟一份来自于鹿岗镇的声明。
以鹿岗镇名义发报纸的事,他已经干过几次了,所以轻车熟路。
名声大的好处在于,只要开口了,一般就不会遭到拒绝。
报纸内容是:鹿岗镇方圆百里内,允许日本人设立财务机构,可以安置铁路工人,但不允许有一兵一卒,不允许警署存在。至于庶务、卫生、教育以及监狱、法院等机构,更不容许外人置喙!鹿岗镇百五十里内,任何垄断性质的经济活动,都将被视为殖民地经营,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