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上床,“咱家有地方住,再说咱哪有那么多钱集资啊?”
沈亮妹犯愁道:“不集资咋办?三嫂要去三线了!你别忘了这房子是咱爸和三哥的,如果三嫂和出租车一直留在家里还好,万一去了三线,这房子八成要被厂里收回去!”
“不能吧?”四哥从床上坐起来。
“怎么不能?我听我们服务站的老刘说,有两户全家搬去三线的人家,已经被厂里收回了房子。他们的人事关系转去了其他单位,当然不能再占着厂里的房子了。656厂等着分房的工人也挺多呢!”
四哥喃喃:“要是那样的话,咱家还真有点麻烦!”
当初厂里分房的时候,以老叶的条件,只能分到一套一室半的房子,三哥把自己的那份也加上,才变成了两室。
然后他们又自己改装,将两室隔成了三室,算是把这一大家子都装下了。
厂里有不少人在盼着分房,一旦三嫂带着孩子南下,这套房子十有八九会被收回去。
到时候这套三室就得变成一室半了。
军工大院里的一室半,都不足20平米,如果只有老叶和常月娥住,那还算宽敞。
加上他们一家四口就有点挤了。
沈亮妹提醒他:“你别忘了咱家麦多快要中学毕业了,娶媳妇是迟早的事,房子要是变成了一室半,那让新媳妇住哪里?”
如果一直住在现有的房子里,麦多娶媳妇的时候,大不了把他俩的房间让给小两口住,他们还出去睡客厅。
但一室半的户型没有客厅,即使他俩愿意,也没那条件。
夫妻俩商量了大半宿,次日起床上班的时候,每人脸上挂俩黑眼圈。
四哥盘腿坐在床上,眯缝着眼睛说:“我初步想了两个办法……”
沈亮妹催促道:“赶紧说说,咱们再商量一下。”
“第一嘛,当然是盯着食品厂的分房,看看这次集资能不能取消工龄限制。”
沈亮妹觉得有点悬,“万一还有工龄要求呢?”
“那就只能用第二个办法了,”四哥一拍大腿说,“我最近得督促一下咱爸,让他早日当上车间副主任。主任副主任有资格分两室的房子,到时候这套房子就能保住了。等三嫂和出租车去了三线,还能多出一间房来!咱家麦多结婚也够用了!”
沈亮妹:“……”
在党校上课的叶满枝还不知他四哥啃老啃出了新高度,已经准备督促老叶上进了。
她早上八点半有课,与两位舍友一起走进教室的时候,瞥见了跟她招手的赵桂林。
叶满枝走到教室后面问:“赵经理,找我有什么好事?”
“没什么好事,就是昨天刚听说一个消息。”赵桂林凑近她,压低音量说,“你们厂的那个牛恩久,好像要被调整了。”
叶满枝惊愕地问:“牛厂长要被调整?”
不能吧?
她陡然记起昨天四哥带回的消息——老牛厂长要斥巨资给职工盖房。
他不会是已经听到了什么风声,想在自己离开食品厂之前,解决职工的住房问题吧?
第186章
叶满枝坐在原地, 一脸的不可思议。
“赵经理,你从哪听来的消息?准确吗?”
“呵呵,”赵桂林露出“爱信不信”的表情, “我昨天回工业厅办事,从人事处那边听来的。”
“……”叶满枝不死心地问, “知道要把我们牛厂长调去哪里吗?”
“省厅想成立一家食品工业公司, 统管全省的食品工业。”
“类似于省皮革工业公司那种?”叶满枝问。
“差不多吧。工业厅正在给这家公司寻找负责人, 你们厂的牛恩久就是被考察对象之一。”
“如果是去食品工业公司, 那牛厂长还挺合适的。”
滨江第一食品厂算是全省规模最大的食品厂了,不但工厂规模大, 而且生产经营的食品种类和规格繁多。
牛恩久在食品厂一干就是十多年, 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经验都相当丰富。
再加上今年推行《鞍钢宪法》, 让他大出了几次风头。
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老牛厂长去这家新公司任职的机会还蛮大的。
就是不知道他突然提议给职工盖房,是个什么套路。
自打来了党校进修, 叶满枝就没回过食品厂, 上午的两节课结束后, 她收拾东西准备回厂里看看。
走到党校门口时, 却恰巧碰见了站在外边的周如意。
“如意, 你什么时候来的?”
“来了有一会儿了, 党校不让外人进, ”周如意擦了把汗说, “我寻思一会儿请人进去找人呢!”
“不用找了,”叶满枝看了眼手表说, “走,咱俩找个地方吃饭去。”
省委党校的校风和传统是刻苦学习、勤俭办学,所以党校食堂的伙食相当一般, 每星期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