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五十年代军工大院 第285节(2 / 3)

会上发言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悬着的,当时我们厂的罐头车间还没完成全年的生产任务。万一被细心的同志发现问题,当场质疑,那我不就要当着全市干部的面出洋相了嘛!”

她能这样自嘲,估计厂里已经完成任务了,于是观众席里传出一阵善意的笑声和掌声。

“谢谢大家的掌声,我先向在场的同志们通报一个好消息,就在前天,也就是12月28号,罐头车间传来喜讯,成功完成全年2650吨的生产任务,为滨江第一食品厂1964年的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部分同志对年初的一条新闻也许还有印象,在今年的2月27日,也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晚上,我们滨江第一食品厂发生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火,当时火光染红了半边天,烧毁了食品厂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一片厂房。而这一片厂房就是我们厂曾经的罐头车间。”

叶满枝拿出一张放大的相片,将正面亮出来,展示给大家。

“这是2月28日早上,《滨江日报》的记者,在厂房的废墟前拍下的相片。”她将相片举高,方便前排观众看清,“通过这张相片可以看到,整片的厂房已经被烧成灰烬了。当时有车间工人在废墟前失声痛哭。”

“众所周知,生产水果罐头,需要有新鲜的水果原料供应,每年的12月至次年三月,是罐头的生产淡季。罐头车间被烧毁时,全年的生产任务完成率不足10。但是,因为那场大火,我们厂只有一套半的罐头生产设备。职工们虽然积极参与厂房重建,可是对于完成生产任务并不乐观。”

叶满枝再次拿起一张相片,抬高展示。

“我被上级任命为食品厂的副厂长以后,在厂房工地上,与工人们开了一次座谈会。这是会后大家一起在工地上拍的合影。”

“我当时对大家说,新的罐头车间是由大家一砖一瓦建立起来的,每个人都是罐头车间的元老,名字足以写进厂志,我们要一起拍一张相片,纪念罐头车间浴火重生!”

“我那会儿还承诺大家,等到车间正式复工那天,我们要再拍一张大集体合影。可惜我失言了!”

“厂领导想办法搜罗来两套罐头设备以后,有两个车间的工人便悄无声息地重新复工了。”

叶满枝又举起两张相片,知道大部分人看不清相片的内容,她介绍道:“这是车间工人生产午餐肉和生产糖水樱桃罐头的场景。”

“这时的罐头车间,一直到今年末,只有三套半的罐头生产设备。我们就是用这三套半的设备,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有些同志可能感受不到这项任务的艰巨程度,我说几个数字,就比较直观了。”

“1963年,我厂罐头车间共有12套罐头生产设备,完成了2100吨的生产任务。”

“1964年,上级给我厂下达了2650吨的罐头生产任务,而我们只有三套半的设备!我们罐头车间的职工,总共637人,就是用这三套半的设备,在今年的倒数第四天,艰难完成艰巨的生产任务的!”

想起这几个月的不容易,叶满枝的声音有些哽咽。

她平复了一下情绪,隔了几秒,继续说:“也许很多同志会感到疑惑,前后差距这么大,今年的任务比去年还艰巨,我们是如何完成的?数据是否存在造假?产品质量是否过关?”

“很高兴地告诉大家,除了今年最后一批产品还没到送检时间,我厂生产的所有罐头,都通过了商业部门和食品进出口总公司的质量检验!”

“那么,罐头车间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完成艰巨任务的呢?我想向大家推荐一下《鞍钢宪法》!”

第170章

叶满枝对着话筒, 先详细介绍了《鞍钢宪法》的具体内容。

确保所有人都能理解后,她才接着说:“《鞍钢宪法》是主席同志亲自制定的,其核心内容就是‘两参一改三结合’, 想必在座的同志们对《鞍钢宪法》都不陌生。”

即使有不熟悉的,听了她之前那番介绍, 也能大致了解情况了。

“《鞍钢宪法》是一套企业管理经验, 没试用过这套经验的同志, 对我所说的内容也许会心存疑虑。在生产任务十分艰巨, 生产设备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只是推行一套《鞍钢宪法》, 真的能创造奇迹吗?”

观众席里的某些企业领导暗暗点头。

管理经验是比较主观的, 每个厂推行《鞍钢宪法》的成果都不尽相同。

而食品厂最大的问题是设备不足, 这可不是改改管理方式就能解决的。

“当我在厂里提出推行《鞍钢宪法》的时候, 很多同志是怀疑的,包括我自己在内, 其实内心也不十分确定, 毕竟之前没用过这套新办法, 谁也不敢保证效果。”

“可是, 我们当时面临的是一个怎样艰难的局面呢?设备不足, 任务艰巨, 最主要的是人心涣散, 许多人觉得罐头车间没希望了, 根本就完不成任务!”

“面对罐头车间的困境,很多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