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79章(1 / 2)

朝笙哭笑不得,感情是让她去诗会上相看了。

她故作不屑,声音冷淡:“陆家门生众多,诗会上多的是依附于他们的文臣门客,寒门书生,没什么好去看的。”

“虽说出身都越不过您,但看一看也成嘛。”露葵嗫嚅,“您也不必只看池小郎一个……”

诗会上的郎君们或许出身不显,但一定都比池暮好,又多少有点功名在身。

她突然想开了,郡主挑个门第不高不低的,出身体面点的,日后也好拿捏。

因是下嫁,郡主想养几个池小郎,未来的仪宾也管不着。

露葵百感交集,面露难色——新城公主声名狼藉,养面首终究不是正途啊。

朝笙刚喝下去的阳羡雪芽差点喷出来。

她勉强着,咽下最后一口茶,艰难看向露葵:“你在想什么?”

露葵一张脸通红:“您总不能嫁给池小郎呀!不就……不就只有这样的法子了嘛!”

朝笙听罢,放下了茶盏,颇为认真地点头:“露葵说得也有道理。”

露葵看得出朝笙又在逗她,气冲冲地洗那茶具去了。

朝笙任露葵离去,声音漫不经心:“也不是不能嫁。”

毕竟孤魂野鬼这么多年,她似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婚礼,天地亲见,山河共证的婚礼。

蓝玉在一旁听着,杏眸中难掩惊色。

城外,初生的春草绵延,砚白踏着马蹄,吃得十分欢快。

魏巡偕着妻子,在城外的饭馆招待他的徒弟。

“这饭馆子开了好些年了,虽比不得荟珍楼里的老御厨,但老板是蜀州过来的,做的菜别有一番风味。”

池暮知道蜀州菜,因为他父亲在西北戊边时,军营里的伙夫正是蜀州人。

“蜀州菜讲究麻辣鲜香,我初到军营时,还吃不惯。”父亲说这话时是笑着的,“嘿!肚子窜了几天稀。”

这时,他的母亲端着盘荔枝走了进来,颇为嫌弃的把盘子往桌上一掼:“够了啊。”

红彤彤的荔枝打了个滚,往地上坠去,父亲一边笑着,一边眼疾手快地捞起荔枝:“可霖州天寒,吃蜀州菜再好不过,每每吃出一身汗,那一天手脚都是暖的。”

池暮被回忆所感染,露出个笑来:“蜀州菜我也有所耳闻,一直没有机会试试。”

魏巡一听,喜道:“那可来巧了。”

池暮应了声是,取出他沽好的酒。

是家不知名的小酒馆酿的。

酒烈而醇,他父亲十分爱饮。

他执学生礼,恭恭敬敬地敬了魏巡夫妻一杯。

魏巡受了这少年的礼,端起那酒香浓烈的杯盏,饮前还不忘叮嘱妻子:“这酒烈得很,你以茶代酒便是,仔细醉了。”

他的妻子轻哼了声,神情却是开心的。

魏巡有些迫不及待,一饮而尽。

“好酒!”他赞道,“洛都少有这样烈而劲的酒啊!”

洛都人饮酒,讲究的是点到为止,含蓄绵长,故而不怎么看得上烈酒。

但池暮知道,魏巡正好相反。

“若师傅喜欢,我再沽些,送到府中去。”

——这是一个退下来的西北兵酿的酒。

戊边十年,战役无数,最后只带回一身伤痛,和在祁连山下饮过的烈酒。

洛都的人喝不惯这样的酒,但那些从西北退役的老兵们却怀念这样的味道,于是靠着昔年故旧,酒馆就在巷子里撑了许多年。

曾在刀锋游走的人会爱这样的烈酒,因此池暮带给了魏巡。

元月里春光始至,魏巡对自己的徒弟分外满意,酒便也喝得多了些。

不多时,已是醉眼朦胧。

他思绪都有些乱了,翻来覆去地叮嘱着池暮,要练好枪法,谋个体面的出路,最好是留在那南漳郡主的身旁。

饭馆外,远远望见好些结群的人,衣衫褴褛,徘徊在洛都的城墙下。

砚白兀自吃得正欢。

魏夫人察觉到池暮的眼神看向了外面,轻声道:“那是北边来的流民。”

池暮露出了询问的神情。

魏夫人拧眉,叹气道:“很多年前也有这么一遭,那时候狄人打到了霖州城下,杀了许多人,活下来的就逃到了洛都。”

“纳了岁供,狄人在北边就收敛了,抢些东西便走。”

“可永安侯死了,西北没人守。”池暮接了魏夫人的话。

霖州纵深绵延,任狄人劫掠。

魏夫人一愣,想起三个多月前的大火,低声道:“谁说不是呢。”

洛都歌舞升平,庆贺元日的到来。

皇城中,文人们唱颂着——

“旋穹周回,三朝肇建。青阳散辉,澄景载焕。标美灵葩,爰采爰献。圣容映之,永寿于万。”

但西北的百姓,积蓄一空,亲人身死,在逃亡中度过了元夕,想来洛都求圣人给个活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