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73章(1 / 2)

尽管马和已经卖力地宣扬,但头两天里,医署还是冷冷清清的,一整日也等不到几个上门的病人。

就在几人清闲地等待时,一个令举国轰炸的消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从蜀地传来——

已经逃至剑南的皇帝在普安郡发布诏书,将天下一分为五,分别让五个皇子管辖。

正当所有人因这个用意不明的诏令忐忑揣测的时候,另一道昭示天下的赦文从西北传来。

不同的是,发布这个赦文不是皇帝,而是太子李亨。

他为天下人带来了一个更加令人惊愕的决定。

——宣告称帝。

而刚刚将疆域一分为五的皇帝,此刻已经被尊为太上皇。

几乎是正面冲撞的两道赦文,给已经摇摇欲坠的朝野带来了新的冲击。正在战场一线的军区将士们,不得不和普通百姓一样,思索同一个问题。

该拥护哪个皇帝?

值得庆幸的是,内部的僵局并没有持续太久。刚刚在河北打出响亮名声的朔方军立刻回师灵武,果断地宣告了自己的立场。

天下,需要一个新的皇帝;这腐朽的朝野,亦需要新生的血液。

局势迅速地从极端的对峙走向另一种摇摇欲坠的倾斜。

天宝,这个延续了开元的繁华与开明的年号,带着人们关于盛唐最后的美好回忆,终于在皇室父子的权力交换中画上了一个沉重的句号,与李隆基毁誉参半的皇帝生涯一起被史书尘封。取而代之的新年号至德与新任皇帝李亨,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节走上历史舞台。

尽管和郭子仪只有一面之缘,但对其果毅、理智的行事作风,李明夷有很深的了解。

在几乎瞬息做出反应的同时,他也已经准备好了代价。

朔方军的迅速站队很快稳定下朝野,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牺牲——

离开了这支能打能抗的西北军,河北的义军再次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黄河北岸刚刚露出的一线曙光,再一次被史思明部的爪牙按下。

噩梦重临,已经只是时间问题。

李明夷唯一能做的事,就是加紧备用各种创伤药物,尽所能保住眼前的生命。

这日,医署刚刚开张。

“您行行好,让我们进去躲躲吧。”之前来过这里的几个乡亲,脸上还带着惊恐的表情,一路仓皇逃窜到不常来的山脚下。

他们畏惧地望了望养病坊后的深山,又更加恐惧地向后看去。

“山妖,山妖说不定还能吃了他们!”

李明夷和马和对视一眼,表情瞬间紧绷到了极点:“谁?”

“我,我们不知道是谁,只知道是一群燕兵!”

第71章 一双燃烧的手

和一路逃来的村民交谈片刻,李明夷等人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

自从朔方军回师西北,已经一路被逼退到博陵的史思明部果然开始反扑。九门郡的义军也曾一度将其拦截,然而敌我兵力悬殊,已经忍辱负重数月的铁甲燕兵终是再次渗透进了河北诸郡。

邺城在河北一带的最南端,暂且还没遭到大面积的侵袭,但也遭遇了小批先行的燕兵分队。

他们离开大营的原因很简单。

随着战线拉长、时间久耗,燕帝国的军资也不见得充沛。

而史思明的对策就简单多了。

河北既非我土,那就不必客气。

“若只是抢钱也就罢了。”说话的乡亲仍心有余悸,“但凡还剩一点牛羊,全数被他们拉走,稍有让他们不称心的,立时就要烧杀打砸。我们如今哪里有银钱孝敬他们?只能先逃一时算一时罢了。”

听他们讲完今日的遭遇,刚刚还百无聊赖的阿去吹走嘴里叼着的草根,拧紧了眉:“燕狗都打上门了,难道官府也不管?”

听他问起这事,对方绝望更甚:“他们人不多,又有马,跑得快,专来劫掠我们这些离城远的村庄。城门,城门如今也戒严了……里正先去了衙门通报此事,我们只怕那些燕兵又回头,又不知道他们会去哪里,只得先来山妖山这里避一避。”

说到此处,他脸上掩不住悲怆,双手合十,虔诚向群山叩首。

“若山神有灵,请蓝仙们显灵,为我们驱除敌寇。日后年节,我等必尽心尽孝侍奉诸老,只求能有个吃饱饭睡好觉的踏实日子。”

一碗粥,一碟菜,一晚踏实的觉,这就是战乱下的人们所祈祷的全部。

现在他们已经谁都不能指望,唯有把希望压在非自然的力量上。

门外,阴云重重,大雨将落未落。低压的天幕如巨网般笼在暗沉的人间,将傍晚遮为昏夜。

“这个天上山太危险了,先在这里躲一晚吧。”眼见天气将转,李明夷把他们请进来,小心地合上门。

马和期盼的生意没上门,麻烦却不期而至。将村民们安顿好后,李明夷不由对他摇头:“看来你卜的卦失手了。”

马和抬头看了看头顶悬着的大福字匾额,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