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1o83节(1 / 3)

“怎么了?”周琮见刘存中浑身颤抖。

刘存中手里拿着几页纸,吞咽口水说:“老子……老子想尔注。”

周琮笑道:“佛窟里还有道经?”

刘存中的声音都在发抖:“我也钻研过道经的。这不是普通的道经,这是《老子想尔注》。”

“《老子想尔注》很稀罕吗?”张鹿卿问。

刘存中解释道:“此书在南北朝时就失传了,唐宋两朝的道士一直在寻找。我此时手里的虽然是残卷,但已经足够让天下道士发疯了。”

张鹿卿手里拿着一本书:“这里恐也是孤品,唐代的杂曲集子。”

众人对视一眼。

唐代的杂曲集子,那肯定是现存最早的词曲集。

众人继续翻找阅读。

隔日就找到一本唐代女诗人选集,在此之前,还没有出现过唐代女诗人诗集。

另有一些数学、天文、著作,同样全是孤品。

还有更多散乱的文稿、笔记、碑帖、公文、契书,众人根本没时间去仔细阅读。

某一日,外面飘着鹅毛大雪,周琮的双手直哆嗦。也不知是冻的,还是被自己的发现给惊到了。

他缓了好一阵,才呼喊道:“秦妇吟!”

“什么秦妇吟?”众人不解。

周琮解释说:“韦庄的长诗《秦妇吟》,此诗写出来影响过大,已经刊印的诗集,被韦庄全部回购销毁,还让亲友给他做集子时不录此诗。”

刘存中疑惑道:“一首诗而已,难道比《老子想尔注》更惊人?”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全诗只剩这两句在流传,”周琮兴奋得脸色胀红,“你知道全诗传出去,会引起多大的轰动吗?全天下的文人墨客都要发疯!”

随着越来越多孤品现世,画家们终于坐不住了。

它涉及从三国到西夏十多个政权的文献,经史子集、官私档案、医学天文、宗教经卷、诗词文学……无所不包。

众人等着大雪停止,誊抄一份珍品目录,赶紧送去沙州官府。

这些东西的归宿是翰林院,够好几代翰林官慢慢研究的。

等这一二十车文献运抵洛阳,翰林官们能激动得发狂,而且肯定会惊动皇帝和太上皇。

周琮感慨:“只因圣天子在世,这些宝物才能重见天日啊。”

张鹿卿猜测道:“可能是归义军藏进去的,他们面对异族无力回天,拼了命也要保住这些东西。”

第1097章 河西走廊的半汉化牧民

在各处佛窟临摹的画家,通通被召回沙州城。

官府还调派人手,帮着他们整理敦煌遗书,用一整个冬天进行初步整理,然后打包装箱贴上封条等着运走。

这些文献当中,有明确纪年的资料,最晚标注为咸平五年,也就是在宋真宗时期。

那一年,包拯才三岁。

也是在那一年,归义军与甘州回鹘爆发战争。归义军内部发生兵变,曹宗寿逼死了曹延禄、曹延瑞等人,并在依附北宋的同时又跟辽国交好。

如果仅仅是这样,也不能解释为啥往佛窟里面藏书。

通过敦煌遗书90以上是佛经来猜测,这个行为极有可能跟宗教有关。

归义军内乱的四年之后,喀喇汗国灭了于阗!

如果想要分析更多信息,时间线必须再往前推几十年。

那个时候,原本推崇宗教信仰自由,主要流行佛教和摩尼教的喀喇汗国,为了在中亚生存扩张主动改信沙漠教。各教的信徒纷纷往东逃,并带来关于沙漠教的恐怖信息。

于是,归义军、于阗、高昌回鹘三大势力结盟,共同抵御喀喇汗国和沙漠教的东扩。

于阗和高昌回鹘联军,甚至主动进攻并且攻陷喀什,此后在喀什地区反复拉锯数十年。

后来,于阗倾国之力西征,高昌回鹘也动员全国的骑兵,甚至从归义军和甘州回鹘那里借兵。西域的四大佛教势力联手,组成了一支“佛教圣战联军”。

喀喇汗国的国王战死,其在喀什集结的东线部队,也被佛教联军打得全军覆没。

其西线部队当时在中亚(布哈拉)作战,统兵大将正好歼灭宿敌萨曼王朝的军队。这位喀喇汗国前线统帅,顺势上位成了新国王,并带着大胜而归的喀喇军队,以及中亚多国仆从军回师反扑。

于阗国王大惊失色,连忙派使者四处摇人。

盟友们都没有撂挑子看戏,不仅高昌回鹘派来军队,归义军也派来了步兵,甘州回鹘派来了骑兵,甚至连吐蕃各部都派兵支援。

从河湟谷地,到河西走廊,再到哈密、和田、吐鲁番,各大势力迅速团结到一起,跟沙漠教的军队在喀什展开决战。

佛教联军的装备较差,尤其是吐蕃军队,连铁甲都很稀少。

而沙漠教军队的盔甲和武器,却来自怛罗斯、撒马尔罕、伊斯法罕、布拉哈、加兹尼、赫拉特等地的工坊。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