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已经成为明军据点,他们要夺取下一个据点,最终在高昌城附近决战。
行军两日,主帅李彦仙追上来了,并且带着三千骁骑、两千轻骑。
此次大明西征,对外宣称出兵五十万,其实真正的战兵只有八万。
剩下几十万民夫和辅兵,也不是全都跑来西域。很多留在大明境内,负责沿途转运粮草,甚至连星星峡都不会进入。
询问一番情况,李彦仙感慨:“萧查剌阿不也算宿将了,竟打得如此沉稳狠辣。他若敢死守伊州,我们会轻松很多,可这厮竟然坚壁清野退守高昌。”
陈子翼说道:“从伊州到鄯善,有多个小贵族带着部众来投。西辽坚壁清野不得人心,原高昌国贵族极为不满,决战时可以从他们那里下手。”
“倚仗别人,不如倚仗自己,先杀过去再说。”李彦仙道。
……
高昌城不在吐鲁番市区,而是在火焰山的南方。
唐代时,周边还以放牧为主,现在已经基本变成农耕区。
李彦仙亲自赶到前线的同时,乃蛮部的太阳汗也率八千骑兵来援。
这些乃蛮部骑兵,铁甲数量屈指可数,就连轻甲也不多,大部分只是穿着皮袄子。甚至铁制箭头都没有完全装备,有一半骑兵还在使用骨制箭头。
太阳汗是辽国册封给乃蛮部君长的世袭称号。
纯属音译,也叫太阳罕、塔阳汗。
“你们怎一路退到高昌了?”太阳汗见面就惊问。
萧查剌阿不当然不会露怯:“明军远道而来,从伊州撤到高昌,能拉长敌军千里粮道。”
太阳汗点头:“也是个办法?大辽精锐还没到?”
萧查剌阿不说:“已经快到了。”
乃蛮部远隔千里南下支援,自然要好生款待。
吃饱喝足,太阳汗回到自己的军营,却把两个儿子叫来:“我总觉得不对劲,你们明日多去友军那里转转,打听一下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记住不要声张,装作随口聊天的样子。”
其长子纳尔黒失问道:“父亲害怕打不过明军?”
太阳汗说:“如果耶律大石还活着,我愿意为大辽死战到底。可耶律大石已经死了,孤儿寡母难有作为,各部将领也不再是一条心。我们现在处境艰难,不能再伤筋动骨了,实在不行就直接投降明军。”
乃蛮部名义上虽然臣属于西辽,甚至当初还借兵给耶律大石创业,但随着耶律大石去世这种关系迅速转冷。
若非乃蛮部还有族人在西辽做官,太阳汗这次甚至都懒得率兵来援。
第1049章 水最宝贵
高昌城始建于西汉。
它是汉人修筑的屯田校尉城!
上千年来,这里的统治者不断变换。汉人统治时间反而最久,其次才是回鹘、吐蕃、柔然等族。
大明有足够的理由收复故土。
一代又一代的巩固和扩建,高昌城已有宫城、内城和外城,而且外城墙的城门足足有九个。
墙基厚12米,城墙高115米。
就城墙防御能力来看,绝对是西域第一大城!
即便是明军摆上一排重炮,也很难将城墙给直接轰塌,夯土巨型城墙的防炮能力极强。
火炮不行,回回砲更不行。
什么元军用回回砲轰塌襄阳城,那纯属以讹传讹的瞎扯淡。
回回砲只是轰塌了樊城的防御工事和城内建筑,并把樊城的城墙轰得部分损坏,守城宋军甚至就地仿制回回炮还击。
以上所言,皆为樊城,并非襄阳。
襄阳只被回回砲击中了城楼,宋军困守孤城迟迟不见援兵,又因对岸的樊城也已经陷落,绝望之下直接献城投降了。
……
李彦仙率军抵达高昌,城外筑有多处堡垒,都是这两年新修的,构成高昌城的外围防御体系。
扎营完毕,召开会议。
李彦仙拿出一张高昌地图,而且是细作今年初才画的最新版。
讨论了大概半个小时,李彦仙做出决策:
“高昌城及周边农田,全靠高昌河(木头沟河)供水。这几处寨堡,皆位于灌渠旁边,那些灌渠也是从高昌河引水。”
“可分兵同时进攻正东、东北两处寨堡,诱使城内敌军来救。我军主力居中策应,一旦城内守军出来,立即予以快速歼灭。”
“夺取这两处寨堡之后,再去拔掉城池北边的寨堡。然后截断高昌河,不让河水流向城池,所有河水流向我们占领的灌渠。”
“截断河流之后,再去填平护城河。”
“没水了看他们怎么坚守!”
民夫和工匠全部行动起来,砍伐树木制作攻城器械。
不造大型器械,只以最快速度造普通攻城梯,目标自然是城外的各处寨堡。
西辽所属的一万多杂骑、两三千精骑,散出去干扰袭击砍树的明军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