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文官提出历法改革时,杨坚和李隆基都选择了退缩。
沈括则更为激进,不但要用定气法,还要彻底使用阳历。
即把地球运行轨迹,切割成二十四份,也就是二十四节气。再选其中十二个节气,用来确定每年的十二个月,不但除夕、元宵、重阳这些全乱了,每个月的初一、十五也跟月相对不上。
朱国祥支持沈括的想法,朱铭却觉得没有必要。
采用定气法来编阴阳合历,已经是一个巨大进步,何必打乱百姓的节奏搞阳历呢?
如果乡下的老农,也能人手买一份日历,自然可以两套历法并行。但问题是,社会经济还没发展到那个地步,两套历法并行会让农民容易搞混。
回到垂拱殿,朱铭仔细想了想,提笔写下两道中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