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995节(2 / 2)

好日子,但他其实看不起武人,最近两个月反而经常宴请文官。”

亲兵们愣在那里,不知该如何是好。

李俊仪又说:“我如果被郑仲夫杀死,你们都是我的亲兵,他真的会善待你们吗?不想动手的,就自己离去吧。”

亲兵们互相看看,一个都没走。

郑仲夫的威望再高,但李俊仪是他们的“主公”,关键时候还是得听“主公”的。

马蹄声越来越近。

郑仲夫不断留下亲兵断后,已被杀得一干二净,只剩他还在独自逃亡。

二十多个大明骁骑,撵着郑仲夫狂追不舍。

见李俊仪领兵拦在前方,郑仲夫隔得老远就大喊:“快帮我阻住追兵!”

李俊仪面露狞笑:“父亲大人莫慌,孩儿这就来助你退敌。杀!”

郑仲夫顿时大喜:“若能回到开京,我立即给你升官,还要给你封侯……逆子!”

李俊仪挺枪上前,错马之际,却是朝着郑仲夫戳去。

郑仲夫对此毫无防备,狠狠中了一枪。随即,李俊仪的亲兵,又戳中郑仲夫两枪,这厮被戳下马背已是重伤。

李俊仪勒马拔刀,跑去割下郑仲夫首级,然后领兵跪于道中,用极为流利的汉话说:“贼子郑仲夫首级在此,大明万岁!”

这队大明骁骑勒马减速,带着李俊仪回去复命。

见到杜若海,李俊仪说道:“将军,请速速带兵杀往开京。那里一直在聚兵,估计现在已经聚集上万兵力,许多地方驻军还在往开京赶路。但那里的主将,是我同父异母的弟弟。只要大明兵临城下,又带着郑仲夫的首级,我那兄弟就能说服守城将士投降!”

杜若海讥讽道:“你们卖国的手段,倒是挺利索。”

李俊仪说道:“末将本来就是炎黄后裔,如今不过是回到母国怀抱。”

此时的高丽,精神大明人有很多,尤其是那些寒门出身的士子。

他们自认炎黄后裔,而且暗中传播这种观念,就连李俊仪这种大将都有所耳闻。

第1012章 先给自己找个祖宗

高丽的首都开京,在汉末三国时代,其实属于公孙康的地盘。

别看《三国演义》里面,公孙康没啥存在感,似乎就是一只守土犬。其实这位老兄大破高句丽,并且还攻陷其国都,恢复汉朝的带方郡疆土,几乎控制了半个朝鲜半岛。

他爹公孙度同样牛逼,东伐高句丽,西击乌桓,南取辽东半岛,跨海夺取胶东诸县,并且积极恢复工农商业。

里的废物两父子,放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却是实实在在的两代英主!

开城这破地方,自从高丽建都以来,已经被毁掉过两次。

第一次是辽国南下,打得高丽国王南逃,把开京的城墙都给扒掉了。并且烧毁房屋、掳走百姓,把开城府搞得十室九空。

高丽足足用了十多年恢复人口,才征调三十四万民夫重新建城。

第二次被毁的是皇城,也即大明刚建国那会儿,权臣相斗把皇宫一把火烧光了。

高丽这些年荒废军备,不仅仅是因为文官躺平。

他们失去大同江以北国土,赋税和人力严重减少。又必须重建高丽皇城,耗费大量钱粮征调民夫,哪还有余力给将士发军饷?

此时此刻,开京城内的实际控制者,是郑仲夫年仅十三岁的儿子郑筠。

十三岁的小屁孩儿,自然没能力统御文武。

郑筠留在开城就是一面旗帜,由郑仲夫的亲信进行辅佐,其中有不少是出身寒门的士子。

这些亲信当中,武臣以李绍膺为首。

李俊仪的弟弟李义方,虽然负责聚集军队,但诸事需要通过李绍膺请示郑筠。

“京城兵力汇聚多少了?”李绍膺问道。

李义方说:“一万二千余。其中七千来自京畿,三千来自杨州,有一大半是因吃空饷而临时征募的农民。”

李绍膺焦头烂额:“也就是说,除了杨州之外,其余各州郡才送来两千多兵?”

“各地豪族都在看戏,他们怎会乖乖把军队送来?”李义方冷笑。

杨州牧、汉山城、汉阳郡、广陵、南京,这五个词汇在高丽王朝皆指代首尔,只不过具体包含的范围有大小区别。

那里驻扎着一支精锐,即高丽左神策军。

因为吃空饷太严重,左神策军缺额一大半,如今只能征召农民充数。

李绍膺说:“大将军带着六千精锐前往海州,让我们半个月内送去三万大军。如今才一万两千余,连半数都不够,还须另想办法才行。”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