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佛齐国王,国民尊称其为“龙精”,阿拉伯商人尊称其为“诸王之王”。
所有国民,只缴纳商税,其余赋税一律不征。
但不管是商人还是农民,都必须接受国王征召,一旦打仗就得抄家伙拼命。
这一任国王叫萨努西,已经快六十岁了。
他召集宫廷大臣说:“大明的战舰,带着数十艘各国商船,已经在巴林邦外港交易补给。但他们只交易换取部分香料,其余货物都没有卖掉。你们认为该不该打?”
国相巴尼说道:“大明的舰船,总不能一直保护商船。这次可以放他们过去,下次再勒令各国商贾交易就是。”
“几十条船的商货,不能放过!”财政官达摩旺夏说。
巴尼强烈反对:“我们一直交好中国,以前是宋,现在是明,犯不着为了几十船货物得罪大明。”
达摩旺夏说:“得罪了大明又怎样?从这条海峡过去,就得遵守我们的规矩。这次放过了,会让我们威望大失,以后不守规矩的船舶会越来越多!”
“大明皇帝如果震怒,下令封闭港口,我们的损失就更大。”巴尼说道。
达摩旺夏冷笑:“皇帝震怒就封闭港口?我不信他们有钱不赚。大明的水军杀来我们也不怕,我们可以出动几百上千条船。明军千里而来,我们等着伏击围歼就是。”
“当心阇婆!”巴尼提醒道。
三佛齐一直在走下坡路,他们在一百多年前,被南印度人攻破首都、杀死国王,被迫迁都到现在的詹碑。
接着爪哇岛的阇婆国崛起,三佛齐被迫承认其独立,继而两国联姻维持表面友好。
如果大明跟阇婆国联手,阇婆国肯定乐意背刺三佛齐。
国王萨努西左思右想,终于做出决定:“放大明船队过去,照常收税就行,不必强迫他们买卖货物。等他们返航的时候,再准备一份礼物,让他们带回去交给大明皇帝。”
巴尼恭维道:“陛下真是英明之君。”
达摩旺夏却脸色很不好看,他身为一国财政官,扶持了很多商贾。
三佛齐强买强卖各国货物,赚到的利润都要分给达摩旺夏。
这次放行,他亏大发了!
达摩旺夏躬身退出王宫,他觉得国王已年迈昏庸,二王子殿下才是进取贤君。
大明船队只是路过而已,却将激起三佛齐一场政变!
第902章 斯里兰卡和南印度
詹碑外港。
胡铨跟随翻译四处溜达,连续探听了好几天,回到船舱开始做记录:
“自广州启航,经安南、占城,顺风旬月可抵三佛齐之国……”
“此国有新旧两京,新京曰詹碑,旧京曰巴林邦,皆距海岸二百里(直线距离百里)。两京有大河直通海港,万国商贾辐凑于二地,河海船舶俱来往不绝……”
“李姓(阿里)、蒲姓(阿卜)、马姓(默罕默德)商贾,皆信奉大食教之人。此辈祖上多来自大食,定居三佛齐已愈百年……”
“以浮屠、罗陀、阇者、罗摩、新哥等为名者,多为佛教徒与婆罗门教徒。此类多有豪强贵族,封地一方,如周时方伯诸侯……
离开马六甲海峡,大明船队继续航行,并且沿途发放国书收小弟。
他们这个使节团,出使各国还在其次,这回是来沿途探路的,还要画一份详细航海图出来。
三佛齐对国内百姓只征商税,人口税、农业税啥都不要。
海上的大明巡逻快舰,突然之间鼓声大作,甚至大老远发了一炮示警。
胡铨点了几炷香,端端正正拜海神,一通闲聊之后便离开。
“疾病防治你负责,我不插手。”程瑀说道。
大明官方船队此次出海,打破了这种长期以来的和谐。
从蒲甘(缅甸)到朱罗(南印度),沿途一共有四个小国。
程瑀说道:“我听人说,贵国曾经攻破三佛齐首都,还杀死了三佛齐的国王。”
这家伙嘴里的野蛮人,就是斯里兰卡岛民。
“能打仗的商船,跟随战舰前进,注意观察旗令。”
南印度商贾一直在帮忙翻译。
英宣连忙大喊:“挥旗,全体舰船编为战列线!”
“这悉兰池国也不热嘛,难道是春天的原因?”虞允文嘀咕道。
三佛齐到两宋朝贡的次数,仅次于占城和安南。
这个国家二王并存,老国王在两年前宣布退位,病榻缠身的做着太上皇。
他拿着这些前往牵星室,这里供着包括妈祖在内的好几位海神。
二王子和财政官早就想造反了,大明船队不过是他们政变的契机和借口。
此时此刻,印度商船已不再跟随,只剩二十多条中国、塞尔柱商船。
“陆军马步军,留在港口保护官吏和商贾。”
俱卢同伽对天鹅绒非常喜欢,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