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781节(1 / 3)

翟汝文回到内阁,萧楚笑问:“如何?”

“太上同意了,又补充了一些,跟充实幽州联系起来。”翟汝文说。

之前献上的计策,是翟汝文和萧楚讨论得出,互相商量着查漏补缺。

他们早就懒得反对什么,因为反对也无效,还不如按照自己的意愿献策,把一件事情办得更为圆满妥帖。

翟汝文回到自己办公室,坐在椅子上思考很久,终于还是决定不过多插手家乡事。

他的家乡,估计又有富户要被流放了。

因为那里有练湖,一个挖建于西晋的人工湖。最初占地10万亩,唐代阔增为20万亩。

调节水旱、灌溉农田还在其次,练湖的最大作用是保证江南漕运!

唐代就禁止围练湖造田,就连私自放水的,都等同于杀人罪。

宋代却不加管控,大量围湖造田,导致练湖面积缩小三分之一。全是大族豪强在搞,旁人没法去管,因为管了也没屁用。

大明开国之后,翟汝文曾经建议,恢复唐朝对练湖的管理力度。这不仅利国利民,也有利于他自己家,避免频繁遇到水旱灾害。

估计有人是不当回事儿的,肯定还在悄悄盗湖围田。

等把玄武湖搞定之后,翟汝文就会治理练湖。乡里乡亲的他不好直接出手,却可以借朝廷的名义,狠狠惩罚那些损人利己的家伙!

朝廷的各种民政措施,一拨接一拨来。

每一拨都有人活该倒霉。

翟汝文悠闲靠在座椅上,闭上双眼,面带微笑。

他虽然很难接受朱家父子的一些观念,但整个国家却是在快速变好。军事、农业、水利、吏治……甚至是宗教信仰,都在全方位发展,扭转前宋一塌糊涂的局面。

想当初,仅仅是看不惯梁师成霸占京郊百姓墓地,翟汝文上疏弹劾了几次,就被贬去宣州做地方官。

现在多好啊贪官污吏们瑟瑟发抖,奸臣更是在朝堂绝迹了。

换做十年前,翟汝文想都不敢想。

第803章 北地江南

赵逢吉和王槐留在二股河,符行中跟随皇帝北上。

站在宽阔绵长的堤坝上,眼前是渐渐下降的黄河水位,符行中指着对岸说:“那边就是长芦镇(后世沧州市区)。”

“隋唐时候,曾设立州治,但多次降州为县。”

“宋初为长芦县,因为人口稀少,降为长芦镇。后来又发展起来,复设为长芦县。”

“熙宁二年,黄河大决堤,整个长芦县都被淹没。熙宁四年,长芦县再次降为长芦镇。”

“到前宋政和年间,长芦镇人口又多起来。当时本来打算恢复县治,结果又遇到黄河大决堤,长芦镇再次被洪水淹没。”

“就连更远的沧州城,城墙也被淹得只剩六尺。”

朱铭心中暗自叹息。

政和年间那场大水,朱铭自然是知道的,当时他正在濮州做太守。

朝廷为了保住开封和山东菁华区域,选择牺牲河北这边。沧州那么高的城墙,只剩六尺城头没被淹没,据说整个黄泛区死了百万人。

那一场大水,对之后的联金伐辽影响极大。

整个河北东路都受灾严重,义军和盗贼横行多年,地方民生始终无法恢复,打仗时难以提供士兵、民夫和粮草。甚至严重扰乱山东譬如宋江等巨寇能够做大,就是靠着灾后持续好几年的饥荒。

符行中说道:“在二股河束水攻沙之前,可在北流这边引黄放淤,即当年王安石的法子。有黄河泥沙进行淤灌,可快速大面积治理沧州盐碱地。等二股河开始束水攻沙,这边就基本不会再有水患,方圆五个州府皆可成为沃野。”

“大规模引黄放淤,需要很多人手吧?”朱铭问道。

符行中说:“一二十万人。”

朱铭闻之沉默。

沧州与河间,本来就地广人稀,若再征发二十万人治河,农业生产还要不要保证了?

符行中说道:“拓宽二股河北道需要迁走大量人口。一来故土难离,二来北流多决,这些百姓是不愿往北迁的。”

“那我只能再做暴君了,”朱铭摇头叹息,“或许十年之后,他们能够理解。”

符行中说道:“非但能够理解,而且还会对陛下感恩戴德。”

沧州、河间需要引黄放淤,但缺乏足够的民夫。

二股河流经区域需要迁徙百姓,可他们又不愿来沧州、河间。

这個时候,就必须朝廷强制迁徙。

而且还要把军队调过去,一旦有人搞事,立即进行残酷镇压。

朱铭说道:“引黄放淤你们可先小规模进行,等我快速灭掉金国,就能筹措钱粮治理这边了。”

符行中说道:“臣不是催促陛下伐金,就黄河眼下的情况而论,这些事情越早办理越好。一旦拖延五年以上,黄河随时可能大决堤。到时候只能故技重施,便如政和七年时那样,把整个沧州、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