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北宋穿越指南 第62o节(1 / 2)

家里有奴隶的地主,还得提供奴隶做民夫。

汉人、契丹人、渤海人,皆对此苦不堪言。这里已经没有大族,一旦被征发,就等于沦为炮灰。

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民兵和粮食必须按时送到建安城外。

距离海岸三十余里的山下村落,附近的契丹族首领聚集起来商量。

“都统(耶律余睹)能逃去哪?”

“不晓得,可能是奔夏去了。”

“不如我们也逃吧。”

“这里是金国腹地,能往哪里逃?”

“听说汉兵沿海劫掠,不如都去投宋国。”

“宋兵懦弱,恐怕打不过金人。这里有金兵守着,他们都不敢来劫掠。”

“我听说啊,宋国已经没了,南边现在是什么明国。”

“你听谁说的?”

“前阵子有人来收山货,我是听那商人说的。他说渡海过来劫掠的,不是宋兵,而是明军。”

“我们又没船,怎游得过大海?再说了,还有恁多族人,老弱妇孺怎逃得到海边?”

“唉,又是征兵又是征粮,今后的日子可怎过?”

“我们不给,女真人也会来抢。盼着能打胜仗吧,去宋国抢一些回来,指不定还能熬过今年冬天。”

“是明国,不是宋国。”

“管他哪国,只能随军去抢。”

“……”

不止是这些契丹人,曷苏馆路的百姓,只要不是女真族,全都哀鸿一片。

他们把粮食留了一些,用罐子装着埋进土里,等着官府挨家挨户搜刮。家中男丁擦拭着简陋武器,等期限将至就该上路了,也不知此去当兵是否还能回来。

无数奴隶则生活照旧,继续为主人干活,再过些时日就要被送去做民夫。

这种情况,出现在金国的各个地方。

金国已经彻底疯狂了,无底线压榨民力,也要南下跟大明作战。

当初对付辽国,他们也是这样,一次又一次赌赢。国内饿死再多人无所谓,只要打了胜仗就能补充,只要女真主力还在就不怕造反。

经常是前线还没打完,国内就爆发起义,老百姓被逼得一次次造反。

汉人、奚人、契丹人、渤海人……各族都有造反经历,可惜每次都被女真兵成功镇压。

所以,金国不怕百姓造反,回头顺手杀一拨就完事儿。

人口不过是消耗品,辽地多的是,汉地也多的是,总能抢回来进行补充。

完颜昂在辽东转了一圈,就回到辽阳等待各地民兵集结。

很快,完颜闍母也来到辽阳,他要带着这边的部队,前去燕京跟完颜宗望汇合,顺便担任完颜宗望的监军。

完颜宗望实力较弱,依旧得听金国朝廷的,不敢像完颜宗翰那样公然叫板。

“曷苏馆路急报,南蛮子跨海杀来了,还有叛逆耶律余睹也在!”

“什么?”

完颜闍母还在聚集大军和粮食,就收到完颜钩室的急报,说是建安城(盖州市区)被明国大军围困。

把求援信看完,完颜闍母又惊又怒:“给各部传令,立即随我去增援曷苏馆路!”

第633章 抗金统一战线

曷苏馆部女真,自从投金之后,拢共就打过四次仗。

第一次是跟渤海国皇帝高永昌作战,被高永昌打得狼狈而逃。输得太惨不敢打了,就缩在金兵屁股后面,专门为金兵搜刮并运输粮草。

第二次是攻打沦为孤城的保州,根本没爆发激烈战斗,还让辽将给坐船跑了,但总算收降了城内辽兵。

第三次是跟随阿骨打攻显州,在破梁鱼务时论得首功。

第四次是跟着完颜宗望攻宋,在燕山府被郭药师撵着打,伤亡近三分之一逃回营寨。

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看他们以上战绩就知道。

当赵立、宋江、耶律余睹、时欢等人,渡海登陆来到建安城外时,完颜钩室被吓得躲在城里不敢外出。

他一共才千余女真兵,而且还散出近半去乡下征兵征粮。

说实话,守城都够呛,更别提出城作战。

城内各族百姓,都被完颜钩室组织起来守城。这些百姓,以汉人和渤海人为主,多数属于商贾、工匠之流。

“耶律将军且看。”赵立把望远镜递过去。

耶律余睹仔细观察城防情况,发现守城的正规部队极少,大部分是临时武装的平民,当即喜道:“此城可下!”

赵立说道:“俺先炮击两三日,造些攻城器械,将军则去招募各族壮士。顺便,还可以围城打援。”

最近的女真部队在复州,那里的军帅叫胡沙,人称“太尉胡沙”。

十年前,复州、苏州(大连)百姓反金,汉族、奚族、渤海族团结一致,号称有义军十万人。辽南金兵被杀得节节败退,最后退守胡沙家的邬堡。

义军久攻不克,又粮食断绝,直至易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