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市井生活日常 第75节(2 / 3)

崔大山点了点头,“行行,就是我嘴笨怕说不好。”

崔如英道:“人来了把几样馅儿的包子都给尝尝,价钱可以给便宜点儿,毕竟买得多。”

就像生煎包子,一个三文,十文钱还给四个呢。

崔如英道:“爹,我觉得咱们做生意也不容易,若是能定上几百个,就比如酱肉包子,一百个可以少个十文。多说说咱们包子怎么做的,用的都是好肉好面,也不卖隔夜的剩包子。”

崔大山道:“吃了咱们家包子,力气大精神足,便宜好吃学生爱吃,那对书院也好!”

崔如英笑了笑,“对喽,多夸夸,两方得利的事儿。”

崔大山道:“行,我多留意着。”

崔如英道:“不成也没事儿,家里现在生意也不错。对了,大哥那儿挺好,让你别担心。”

崔大山:“你大哥我放心。”

二丫在一旁听着,不时点点头,“下回也告诉大哥别担心家里。”

崔如英笑了笑,“哎。”

说完这些,崔如英就帮忙做包子了,她得回侯府,也不能太晚。

过了酉时就回去了。

铺子里倒是不担心,就担心书院这生意,到底能不能成。

第六十六章 二合一

回到侯府,崔如英先和李嬷嬷说了一声,昨儿下午回去,今天晚上才回来的。

天色有些晚,崔如英怕李嬷嬷担心。

李嬷嬷自然是担心,“你今儿回来也太晚了些,三娘子一直担心呢。”

虽然陆云蓁觉得崔如英说话做事像个大人,李嬷嬷等人也有同感,可毕竟年纪实在小,就算京城宵禁巡逻严格,这是天子脚下,可这么大的孩子,还是难以让人放心。

崔如英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今儿是回来晚了,还平白让三娘子担心,下回一定早点儿!不过今日也是因为铺子里一个人告假了,所以留在铺子帮忙了。”

崔如英说这些的时候模样乖巧,低眉垂眼的,让人也说不出怪罪的话来。百善孝为先,乐意给家里帮忙是好事。

李嬷嬷脸不再板着,“行了行了,一日也累了,快回去吃口饭歇歇。”

穷人家孩子当家早,若是崔家夫妇撑得起来,那也不用一个孩子操心这些。不过放在普通人家,崔家夫妇俩儿也算不错了。

许娘子今儿看白日,本来想着吃完饭就睡觉,可为了等女儿,也是硬生生熬着等。

等人最着急,睡又睡不着,心里还担心。

崔如英回到厢房又少不了挨了一顿说,崔如英装乖卖巧,“娘,今儿是事出有因,你就别怪我了。”

崔如英把去书院的事儿跟许娘子说了, “要是书院饭堂真能从咱们家拿包子就好了,到时咱家的生意肯定更上一层楼!”

许娘子可想不到还能这么干,不过很快,她眉毛一竖说道:“那也得注意时辰,不能太晚回来了,再说你刚多大年纪,这事儿该让你爹去!再不济还有你大哥呢,他就在书院,让他打听就是了。”

这谁去不一样。

崔如英道:“大哥在书院读书,书院有世家子弟,拉帮结伙的,让大哥打听这个还不是分心。”

有些人就是看不上家里穷的,士农工商,崔家做的又不是大生意。

何必呢。

许娘子倒是没想过这些,刚想说那还有你爹呢,崔如英就道:“铺子里生意忙,爹又走不开。我又不担心,那谁还担心?”

许娘子想想也是,若非女儿,家里也没这生意。铺子也是女儿说要开的,前前后后忙活,人都瘦了,她问道:“那可用我干啥?还缺钱不?”

许娘子来侯府,满打满算还不足两个月呢,但每个月月底发钱,这已经发了两个月的月钱了,再加上赏钱,抛去前阵子给崔如英了五两,她手里还有四两银子。

家里若急着用钱,就先给拿上。

崔如英在读书,还总回家,许娘子总觉得她花销大,也不知她自己都攒了快四两银子了。

崔如英眼睛暗自转了转,道:“先给我五钱吧。”

许娘子翻了翻荷包,没有五钱的碎银子,给拿了块大些的,差不多八钱。

崔如英现在见钱多,掂一掂差不多也能掂出来,这个好,下回回去了做些好吃的,剩下的进她口袋里。

出门在外是少不了花钱,不过这么多,省着点攒攒也能凑齐四两银子。

她都有四两银子了,崔如英想,不怪她喜欢操心这些,谁不喜欢钱呢。

事关家中生意,连许娘子都有些担心,到底能不能成?若是成了每日能从铺子拿多少包子?都是她操心的事儿。只不过她不能常回去,只能瞎操心。

偶尔许娘子也想,若是不在侯府做奶娘,就夫妻俩干着包子生意,多好,孩子们在身边,也能轻巧点儿。

可若没侯府,他们一家连摆摊的本钱都没有,陆云蓁对她们母女不错,怎能做出放下碗骂娘的事来。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