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市井生活日常 第6o节(2 / 3)

都十三岁了,在家里多耽误一天就少读一日书。

四郎五郎还小,倒是不急。

要是有钱了,可以先弄房子,不过崔大山没想得那么远,他觉得现在的房子住就挺好,到时再置办三间房,最好是把左右邻居买下来,家里六间房,绝对够住了。

而且还有铺子呢,要是许娘子回来了,还能让人去看着铺子,更不缺地方了。

大郎是长子,成亲了更该帮衬着家里,照顾好弟弟妹妹。

况且女儿出嫁了也不住在家里,四郎五郎成亲了,估计房子也足够用了。

六间房,四个屋子,那不正正好好的。

女儿嫁人,三个儿子也够住了。

不过,这些想法崔大山没和许娘子商量过,崔如英自然也不知道。她若是知道了肯定想方设法阻止,出嫁了难道不回来吗,回来了难道要住外面?

反正她的屋子要有,还得是朝阳的,大的!

崔如英不想还住在南巷,这儿人多,太热闹,若是有钱了肯定在别处买房子,还得买大的,她要的是一间自己的像样的屋子,就算出嫁了别人也不能住。

回到家,一众人梳洗睡下,崔如英还刷了牙,累了一日,躺在小床睡得倒也香。

次日一早,一家吃了排骨面,崔大山几人又去铺子了。

崔如英在家收拾了收拾东西,也没见刘婶儿来。

崔如英叹了口气,她没去刘婶儿家问,这事儿讲究你情我愿,不想来也不能逼着过来。

刘婶儿不愿意,那以后该拿东西拿东西,两家情分可别断了。跑堂可以招一个,力气大、干活麻利的。

她把家里收拾干净了,鸡也喂了,然后把二丫早上洗好的衣服挂上,就去了铺子。进去一看,刘婶儿正弯着腰打扫,一笤帚一笤帚的,门口还放着个碎布条扎的拖布。

见崔如英进来,还招呼了一声,“哎呦,三丫。”

崔如英高兴道:“婶子!”

刘婶儿刚想唠两句,又想起自己是来干啥的,笑笑道:“我先干活了啊。”

她昨儿晚上等赵川回来商量了商量,也把崔如英说的怎么算钱、去铺子做什么大概上说了说。

有些她也记不太清,说得模棱两可的。

不过赵川也能大概听明白,“我看着别的铺子,跑堂一个月也就三百文,咋还给什么全勤啥的。”

刘婶儿怪道:“那还不是看在两家情分上,想多给一点,可别的铺子都这么多,也不好不一样呗。老赵,你想想,若是一个月不退不迟,每日都去,那就有三百五十文。奖金啥的我倒不清楚,不过崔家我信,肯定不会亏待了我。”

赵川沉吟片刻道:“那家里咋办?”

男主外女主内,要是出去,外人还不说他没本事,养活不了老婆孩子。

“老赵,你说虎子过两年就要娶媳妇了,肯定得盖房子,如今他给别人当学徒,白天不回来。芸芸和牛牛也大了,我在家也就洗衣服做饭,用不着我费心。真要去了,那家里就他俩待着呗。

而且说吃喝都在铺子里,你好好想想,那客人吃不完剩下的都是包子,我肯定是跟着一起吃的,偶尔三丫还回来呢,你瞅瞅给送来的东西,我一个人都能吃不少呢。”

不过去做活儿,肯定不能往家里带,手脚得干净,这个刘婶儿知道。

说实话,她一个大人,光每日吃的,都能顶上工钱了。

像码头啥的,一日给八文,可不管饭。别处刘婶儿还真不知道,但能跟着吃包子啥的,肯定有不少人乐意去干。

崔家的确是啥好事儿都想着她。

赵川想了想,“那是不错,不然就去。你放心去,家里做饭洗衣服就交给我,孩子们也能做,都这么大了,用不着操心。”

外人爱咋说咋说,说了也是嫉恨家里日子好。赵川就没少听见有人说崔大山没本事,让自家娘子做奶娘去。

可说来说去,不就是嫉恨嘛。

刘婶儿嫁人这么多年,只院子里菜多了出去卖卖,还没赚过多少银子呢,头几回往家里拿包子拿肉,赵川和孩子们都可高兴了,她自个儿也吃得喷香。

不过刘婶儿的性子和许娘子不太一样,她清清嗓子道:“那我真去了,头一个月赚的钱,我可得给自己买点东西,我得买点首饰衣裳啥的。”

赵川不管,自己赚钱了又是头一个月,想买就买呗,“那你明天就过去吧,他家招人,估计是忙活不开了,你早点儿干,还能早点儿拿钱。”

明日是四月二十五,也不知道这月钱怎么算,但刘婶儿相信崔家。

刘婶儿翻了个身,“睡觉睡觉。”

她睡得早,所以一大早就过来了,崔大山他们忙活厨房的事儿,她就在前头跟着崔大郎。

崔大郎也跟她讲该怎么传菜,怎么用炭笔记菜单。

不过刘婶来铺子里做过活儿,也不用嘱咐太多,说上几句就够了。还没到开门的时辰,所以崔如英过来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