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华服之下 第61节(2 / 3)

许州斗米道叛乱的功劳,除了赏其金银,连带着也升了许州几大折冲府中有功劳的军士的官衔;二则是钦点太子与吴王二人为此次春闱主考,命礼部全力配合。

旨意一出,萧元琮与萧琰两个便带着几名礼部官员一同去京都,查看各地考生的情况,以及贡院修整的计划,一连忙了多日,才得回到行宫。

与此同时,吐谷浑的使臣路途已经过半,按照鸿胪寺派出前往迎接的官员信中所说,至多到腊月初,使团便可进京,到那时,朝中也应当定下和亲的人选了。

眼下,宗室贵戚们正为此事争论不休。

原因无他,徐胜递至京中的奏疏众人都已知晓,经吴王的解释,如今人人都已明白,此次与吐谷浑的联姻绝不能有一丝怠慢。

大周国祚绵延至今已有数十年,皇室主脉虽人丁单薄,几近断流,但纵观整个萧氏宗室,适龄的娘子并不少。

只是,她们多是旁支远亲,早与当今圣上一脉,乃至先帝一脉隔了好几层,那样的身份,放在此次和亲中,实在不够份量。

如此,这一重担便都落到先帝另外几位堂兄弟的身上。

那些宗室亲王都是从上几辈便承袭下来的爵位,当初先帝骤然驾崩,他们因年纪、齿序等诸多原因,与皇位失之交臂,由着当今圣上登基,那样的好事没能落到自己身上,如今要送人和亲,却惦记上他们的女儿,他们心中自然颇有微词。

碍于家国之义与朝中的悠悠众口,这些宗室亲王们不好直接拒绝,但递上来的奏疏间,多少能窥见拖延、推辞之意。

也许是有人在暗中推波助澜的缘故,朝堂上,竟又提起了普安公主。

普安公主虽不得宠爱,却是圣上亲生的骨肉,又恰是十六七岁适婚的年纪,倒像是比再另寻宗室女册封公主省事许多。

而这一次,萧崇寿没有再斥责提出之人,只是脸色复杂地沉默以对。

众人一看,便明白过来,皇帝这是已经要松口了,兴许真有愿将自己亲生女儿送出去的念头,只是身为父亲,难以痛下决心。

消息传到宫中时,无不哗然。

“怎么能真让公主去和亲?”丹佩将膳房才送来的蒸蛋羹呈到案上,“宜春殿上月份例中余下的蛋,殿下让膳房做了给下人们做点心。”

“是呀,堂堂公主,这些年在宫中只怕也没过过几天好日子。”绿菱叹了口气,压低声道,“我倒也听说过将真公主送去和亲的事,不过,听说那位公主在和亲之前,已嫁过两次,都与夫君不合,这才被送去和亲。”

几丈外的榻上,小皇孙正呼呼睡着午歇,还没醒来,她们说话做事,都格外收敛,好让他睡得安稳。

“想来此事又有皇后娘娘的手笔在。”丹佩将声音又压低许多,偷偷说着,看向云英,“云英,你同公主亲近,她近来可好?”

萧珠儿是个极和善的人,因为喜欢云英,有时便会送些东西过来,连带着也给宜阳殿的其他人一道送些。

她不受宠,手头并不宽裕,拿不出什么珍馐宝物来,但对待下人们的那份和善,却让她们记在心里。

云英舀了一勺蛋羹送入口中,闻言道:“公主脾气好,心胸开阔,倒未将此事放在心上。”

说到此处,她不由想起上次骑马时,萧珠儿不经意间说出的那句“其实嫁去和亲也没什么不好”。虽然后来没再听其提过,但她心中总有不太好的预感。

不一会儿,榻上的小皇孙翻了个身,胖胖的小身体撞上榻边的围栏,发出木头轻微挤压的声响。

三人一直警觉,闻声几乎同时朝榻上看去。

小皇孙伸伸胳膊腿,一双迷迷瞪瞪的眼睛慢慢睁开,显然是醒了。

云英立即起身行至榻边,弯腰将他抱起,含笑亲亲他的小脸蛋。

孩子迷糊的眼神逐渐清澈,仰起脸看她,一双小手也跟着碰碰她的下巴。

“皇孙还是同你最亲,”绿菱笑着替她挪开脚边的垫子,“咱们三个要是站在一块儿,皇

孙定是要你抱的。”

“孩子想吃的罢了,等再大一些,爱玩了就不一样了。”云英觉得窝心极了,但嘴上不好说得太直白。

她们正要一同陪皇孙玩一会儿,近来他越发有力气。

就在这时,有正殿的内监过来传话:“太子殿下回来了,正问起皇孙,若是皇孙醒着,便请过去一趟。”

近来太子忙碌得很,时常要在外逗留到深夜才回,召见皇孙的次数自然也不多。云英有心避开,前两回都是丹佩或绿菱带着去的,这一次该轮到她了。

她不好推辞,只得起身,给皇孙披了件厚厚的衣裳,整个裹住抱在怀里,跟着门外的内监快步进了正殿。

今日天气不错,晴朗无云,此时也还早,日头刚刚西斜,金色的光透出一抹橙黄,沿着敞开的屋门照进来一束,又随着屋门关上,被挡在外头,由纱窗筛过一层再透进来,让整间屋子的氛围都变得温和起来。

云英将才给皇孙披上的那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