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1o7章(1 / 2)

可光辉之下仍有危机,再鼎盛的王朝也总会湮灭,何况只是一宗、一门、一道而已。

谢衍思及此,轻轻瞥向跟在他身侧的三相。

他们纵然修为高超,但是在圣人身侧做弟子,需要操心的事情很少,教他们追求道的心思更加纯粹。

谢衍的拇指轻抚杯壁,想道:“倘若某一日,儒宗也会不再鼎盛,成为平凡宗门的一员……”

“儒学之思想,自然该从当时的世界中退场。至于取而代之的……会是什么呢?”

回山之后,谢衍照例返回天问阁,处理未完成的事务。

红尘道从儒卷中现身,虽然还是孩童模样,却在打量着这位高高在上的白衣圣人,神情颇为凝重。

谢衍并不会时时发现自己的异常。

不如说,他因为道的原因,在步入圣人境之后感情起伏极小,几乎微不可见。

但是,红尘卷看着他执着笔,转身,对某个地方,蓦然开口说话,声音温柔:“别崖,莫要在那里睡,要睡就去窗下的榻上。”

他视线的落点,那里分明空无一人。

谢衍忙完后,有一段惯常的写信时间。私函不涉及仙门事务,他就写些寻常小事。

“窗外的荷花开了。别崖常说,思念家乡的滋味,等到莲子熟了,我给你寄去一些,尝尝微茫山的鲜货。”

又或者是:“花落满庭,我确实觉得,阁中有些空了。”

这股萧索的滋味落笔时,让人读出几分落寞寂寥。

谢衍随即又写信,问道:“阁中空了,该置办些什么,显的充实一些,温暖一些。”

帝尊会回信,说道:“本座最近打制了些木制家具,随手做的,不值钱,一点也不稀奇。本座没地方放,回头送予圣人,摆在天问阁里罢。”

简直是欲盖弥彰。

不多时,北渊的节礼准时来到,空间芥子囊里,打开尽是一些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儿。

在北渊魔宫,炼器室难得敞开了,灯火通明。

玄袍的帝尊蹲在炉子前,认真地烧着什么。炼器大宗师不轻易开炉,但是师尊可是向他讨礼物了。

第437章 此乃天命

天底下的炼器大宗师本就不多, 帝尊就是其中之一。

没有人不长眼睛,觉得能够求到北渊帝尊开炉炼器。刻有小篆“殷”字纹章的炼器作品,除却闲置魔宫外, 就是摆在圣人的天问阁了。

其他炼器作品,要么是被大能珍藏, 口耳相传,用过的都说好。少有几件流入市场的作品, 更是能拍出天价, 给修真者带来无与伦比的增益。

但是帝尊的作品太珍稀,墨家多半包揽了定制的活计, 出了许多大师之作, 在修真界也是闻名遐迩。

魔宫昼短夜长。漫漫寒夜里,殷无极批完当日的奏折,就会关在炼器室内,独自一人琢磨应该如何炼器。

殷无极在手记上写:“炼器有两个大方向。一是用稀有昂贵的材料,锻造能够提升修真者上限的神器。另一个, 则是如何用最便宜最寻常的材料, 锻造最广泛最实用的器。”

炼器师为了最快出名, 把作品卖出高价, 往往会走第一条路,甚至有意限制产量,十年磨一剑那是打底。如果遇到更难驾驭的材料, 百年一剑也不过寻常事。

殷无极早已不需要考虑名与利,他需要最快制作出能够快速推广到魔洲上下、使最普通的魔民也能使用,大幅提高生产力的灵器。

这些时日,他不但自己尝试,还专门招来民间炼器师, 在魔宫的工坊里研究,尝试改良现有的器物。

当年他从仙门带来的技术,放在当时还算先进,至少能让刚刚从奴隶制解脱出来的北渊提高生产力,但是放眼现在,这些技术已经迟滞落后了。

想要把几百年前的基础设施都升级一遍,远远不是一道中央政令下去就能完成的。

魔君炼器时,向来闭门谢客,不允许旁人打扰。

“劳烦通报一声,我有要事面见陛下。”陆机站在炼器室外,向守卫强调,“事关仙门。”

他很快就被引入炼器室,在偏室等待。不多时,主厅轰然一声巨响,陆机探头看了片刻,见殷无极呛咳几声,拍了拍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尘,从冒着浓烟的室内退了出来,手上还握着一卷手札。

他还没等收拾仪容,就埋头用炭笔记录:“在炼器后期,尝试优化掉魔晶石,不可行。”

“这样成本降不下来啊……”他很苦恼。

陆机一脸惶恐,忙迎上去:“陛下,您这是发生什么了?”

殷无极迅速将本子揣回袖中,“没事,就是炸炉了。”

“炸炉为什么连天花板也没了?”陆机指了指炼器室。

“……咳,这次用的材料,本座也不知道具体性质。”殷无极颇为尴尬,小声道,“这不是在试吗?”

“最近先遣队正在探索古战场边缘,内部仍然进不去,却也有不少收获。许多存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