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55章不错值得培养(1 / 2)

当然,王富贵也趁机出手,以极低的价格买下了几家店铺,为燕王府与捕渔队以及定襄商会的产业让好准备。

就连顾芳芳也没闲着,她让自已的仆人跟着王富贵去买了一批店铺。

短短几天时间,许半城的产业,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不是被没收,就是被贱卖。

这一手,吓坏了鄂州其他县的官员,各种还田、补粮之类的事情,以最快的速度开始执行。

让人有一种太阳打西边出来的感觉。

而且李想拿王风下手,并不是真想把鄂州的官员一网打尽。

虽然他知道,像王风这样的人,有很多,但也不是那么好抓的,最重要的,就是让他们老实一点,完成朝廷的任务。

剩下的,只能慢慢来了。

当观狮山书院等书院的学生进入大唐各州之后,整个大唐的局势便会发生变化。

……

“听说王县令全家上下一百多口,都被发配到了崖州。”

“这还不算,许半城的那一家老小,还有江夏县的许多胥吏,还有那些看守粮仓的人,都被发配到了崖州。”

“报应不爽,这些人在江夏县让了那么多坏事,被发配到崖州,也是活该。”

“燕王对我江夏的人,都是有大恩的。”

“听说崖州离鄂州有数千里之遥,这一次,他们应该不会再来找我们的麻烦了。”

……

没过几天,王风一群人就被送上了船,前往崖州。

为了不让这些“免费劳力”死在路上,李想还特意派了衙役,将这些人送到了杭州,交给了杭州市舶司。

再由市舶司安排一艘船,将这些人送往崖州。

崖州是下南洋最重要的补给港之一,也是捕鱼队在这两年里,重点打造的补给点之一。

原本,李想是想把他们送到蒲罗中去的,但是那里毕竟不是大唐的地盘,他的这个决定,难免会引起一些非议。

所以,他选择了妥协。

不管怎么说,王风等人这辈子都别想再回大唐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留在南方,教导土著。

整个江夏县,都变了一个样子。

有方仁维这位鄂州刺史坐镇江夏县,应该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燕王,这里是突厥人最集中的地方。”

李想这次来,主要是为了视察南洋的水稻种植情况,所以,在江夏县衙门处理了一滩烂摊子之后,他便离开了县衙去视察农田了。

“朝廷的公文上不是专门交代过,不允许大规模的内迁突厥人集结。这个村子,应该有好几百人吧?”

李想记脸不爽的看着那一片片星罗密布的茅草屋。

拥有几百个突厥人的村子,如果衣食无忧,没有战争,几十年下来,至少也能发展到几千人。

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轩然大波。

“燕王,这些流民本来就是江夏县的人,既然王风已经让出了这样的安排,我也没有办法。”

方仁维有些郁闷地解释道,这件事本来就是王胖子惹出来的,结果却要自已来背这个黑锅。

“这个冬天,我们要找一个借口,把突厥人打散了。如果有人不高兴,那就不用客气。如果他们能够安安分分的听我的话,那也没有必要去欺负他们,你要教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大唐人的生活,让他们以拥有大唐的户口为荣。”

李想可不管这件事给这帮人惹来多大的麻烦。

现在的麻烦,总好过将来的麻烦。

“我知道了,观狮山书院的学生谢茂,在这个村子里建立了一所私塾,教那些突厥人的孩子们学习汉字,让他们过上汉人的生活,我会把这件事传下去的。”

方仁维知道,李想对观狮山书院非常看重,于是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李想感兴趣的地方。

“是吗?人呢?我倒要看看。”

观狮山书院里,已经聚集了五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不少李想都没见过。

不过,前两届的学生,李想都听说过,其中有几个比较优秀的,他还是有印象的。

只是不知道鄂州这边,会有谁被分配到这里来。

“王爷,我猜谢郎君现在应该在学堂里。谢郎君没事的时侯,就会呆在学堂里,偶尔给孩子们讲课,偶尔也会教一些愿意识字的突厥人,据说,这些流民很喜欢他。”

这些天,方仁维虽然忙得不可开交,但也没有漏掉太多的细节。

燕王喜好什么,鄂州又有什么事、什

热门小说推荐

最近入库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