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地开了过来,莉娜抬眼一看,发现那车上堆得满满的都是蜂窝煤,去的方向居然是希望城。
咦,希望城居然还要收蜂窝煤了吗?他们这个村子的煤炭加工厂是楚村长调查了周边的需求特地开的,这附近的村子有许多人都进去工作了。
因为做蜂窝煤没什么技术含量,也不需要认什么字,哪怕在那些住山洞的原始人眼里都很简单,所以目前员工很多。做出来的蜂窝煤也在附近几个村子畅销着。
但希望城那边用的物资似乎都是从曦国本土那边运过来的,很少到这边来采购蜂窝煤。
莉娜心里产生了疑问,不过这个答案也没人知道,就连煤炭加工厂的人也只知道确实是要收蜂窝煤了,而且价格还非常合适,工厂接了个比较长期的大单子,其他的一概不知。
这件事大部分人都是不知道的,他们只看到一车又一车的蜂窝煤从希望城附近的一些煤炭加工厂源源不断地运到希望城。并不知道这些煤炭穿过了时空门,仅仅用了几分钟的时间就已经到达了另一个世界。
然后由一头头在他们眼里十分高傲又尊贵的飞龙运往一个个小村庄,小镇,给屋子漏风墙壁破洞甚至只能住个窝棚的卑贱平民们免费用。
碎巫山的山顶上,常部长喝了一口浓茶,接过了后勤部拿过来的批条,嘴角终于露出一抹微笑:“希望城一直以来还是用亭阳市这边的生活资源,不过大凌朝这边购物能力比较有限,给他们使用新区的物资正合适。”
毕竟新区的工资水平低,各种东西的成本低,希望城不购买那些价格已经到了一块钱两块的蜂窝煤是为了维持市场的秩序,换成了大凌朝就不用考虑那么多了。
这也是一种互利互惠的双赢了。
一块块蜂窝煤被刚刚吃过生肉养的膘肥体壮的飞龙放在背上挂在身侧,虽然一次确实运不了太多,但要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多不多的问题。
从碎巫山为,各种颜色的飞龙对着天空狂嚎一声,惊起无数飞鸟,然后便呈辐射状向着四方飞去,上万头飞龙是黑压压的一片,那场面尤为壮观。
住在碎巫山附近的一些村民们在看到这场景之后便忍不住站在原地,合起双手拜一拜——其实他们也不知道在拜什么,拜得对不对,只知道这些飞龙一出发就是来给他们送东西的,受了恩惠却不感谢那是会天打雷劈的。可他们身无长物,只能用这种方式表达一下感谢了。
在原诺现在的位置当然是看不见飞龙的,因为原诺现在正在平阳郡,平阳郡与碎巫山的距离相当于跨了两个市,就连飞龙也是要飞上两三个小时才能到的。
平阳郡与河东郡不同的是雪势虽然没有那么大,却同时刮起了飓风。
原诺他们到达这里之后第一件事,并不是像其他的同事那样直接叫村民出来领东西,而是要安抚被吓得够呛的村民,借了村里最大的一口锅熬上姜糖水,让医务人员马上开始进行医疗救助,同时给因为屋顶被狂风吹得断裂或直接飞走而直接砸死冻死的平民们收尸。
这个村庄的村正是一位才30岁的壮年男子,但他已早生华发,此时看着村里仅剩的三分之二的活人,哭得跪地不起。
原诺拧着眉头把他扶起来,正想说些什么,便听见村口突然传来了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个又黑又胖的老头和几个穿着衙役装的年轻人就站在那里。
老头在看到有一堆穿着奇形怪状服装的人站在村里的时候先是一愣,随后便高声嚷道:“尔等是何人,穿着如此奇装异服,竟还绞了头发?如此番邦之人何以进入我大凌国界?”
他说着又对那正在跪地痛哭的村正道:“李二郎,还不快起来?做那副哭哭啼啼的样子作甚?今日朝廷来收严冬税,速速拿煤炭木炭等物出来!一户交十斤!”
那又黑又胖的老头是此处的里正, 在大凌朝,以四户为邻,五邻为保,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置里正一人, 这意味着一个里正通常负责管理大约一百户的家庭。
但眼前这个姓刘的里正却因为家族的关系管了200户人家,如今这世道200户人家可不是一两个村就能凑得齐的, 包括原诺他们现在所在的这个村在内, 这个刘里正手里竟有5个村,他平时是不会过来的,主要负责管理户口、征收赋税这些事情。
和他一起过来的是平阳郡枫亭县的官差, 所谓的严冬税便是要求老百姓供养着达官贵人们温暖过冬所要交的税, 这税在平时来看自然是理所当然的, 今年刚一入冬的时候村民们也都交过一次了,当时是各家交的柴火和木炭:每户交100斤柴火或者是30斤木炭, 若是家里实在没有这么许多也可以直接花上300个大钱抵消了税负。
可谁曾想这几个月前已交过一次的税,如今竟又要再交一次!
现在已知大凌朝以前的皇帝和太后并没有下过任何要求增收严冬税的决定,平阳郡的郡守如今也在曦国,除非他在出发前往曦国之前就提前留了书信,否则也不太可能要求补税。那么问题出在何处,已经显而易见了。